欢迎来到上海胜绪电气有限公司

13621915063

技术文章/ Technical Articles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*高压核相仪|无线高压核相仪|无线核相仪

产品分类 / PRODUCT

*高压核相仪|无线高压核相仪|无线核相仪

更新时间:2015-12-14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705
  无线高压核相仪系统组成及特点
  
  测试系统组成:主机(接收)、X采集器(发射)、Y采集器(发射)、针式和挂钩式两种采集头、可伸缩绝缘操作杆等所组成。(附件包括铝合金包装箱、备用电池、带插头的校验测试线夹)。
  
  本系统全部采用数字电路,功能齐全、功耗低,正常使用每年更换一次电池即可(因普通电池自然放电)。当X和Y采集器或主机电源电压低时,主机屏幕有低压告警显示。
  
  无线高压核相仪安全可靠
  
  X和Y采集器,将采集到的电压相位信号通过无线信号发往主机,具有可靠的高电压电气安全隔离性能。本产品全部采用数字电路,抗干扰性强、数据稳定准确。
  
  方便快捷:
  
  X和Y采集器使用方便,主机具有自动关机功能。绝缘杆采用可伸缩式拉杆,现场核相时不需要任何连线,核相距离可达70米,并不受现场各种条件影响,全部核相过程只需两人在2分钟内就可完成。
  
  无线高压核相仪更多功能:
  
  可在两个不同的电压等级间进行核相,既可定性测量(同相、不同相),又可定量测量(两供电线路相角差如30°、60°等)。
  
    测量相序:正相序120°,逆相序240°。
  
  验电功能:当X或Y采集器的采集头接触到高压线路或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时,如线路或设备有电,主机则显示X或Y。
  
  二、无线高压核相仪概述
  
  无线高压核相仪,将被测高电压相位信号由采集器取出,经过处理后直接发射出去。由核相仪接收并进行相位比较,对核相后的结果定性。因本产品是无线传输,真正达到安全可靠、快速准确,适应各种核相场合。
  
  三、无线高压核相仪安全事项
  
  1、现场核相时,操作人员必须按照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》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。
  
  2、可伸缩绝缘操作杆的电压等级为≤220KV。
  
  3、在≥66KV线路或电气设备上核相时,X和Y采集器应采取非接触方法核相。
  
  四、无线高压核相仪一般特性:
  
  1、主机显示有:无线高压核相仪、不同相、同相、角度、X、Y、、
  
  2、采样速率3次/秒
  
  3、采用内置电源:主机采用的电池型号为NEDA/604/6F22、9V或同等型号的电池:X和Y采集器采用5节AG13、1.5V电池
  
  4、工作环境:-35℃-+50℃,湿度:≤90%RH
  
  5、储存环境:-40℃-+55℃,湿度:≤95%RH
  
  6、附件:
  
  1)铝合金包装箱一个
  
  2)带交流220V插头和测试线夹的测试线一条
  
  3)型号为6F22、9V电池一节
  
  4、型号为AG13、1.5V的钮扣电池10节
  
  5、说明书一本
  
  五、无线高压核相仪技术特性:
  
  1、自动关机:开机使用完毕后15分钟左右主机自动关机。
  
  2、背光电源:在检测相位过程中,如果光线太暗,致使读取数据困难,可按住背光开关,显示屏处于背光照明状态。
  
  3、技术指标:
  
  1)准确度:自校误差≤2°现场测试:同相误差≤10°不同相误差≤15°
  
  2)主机电源电压为9V±2V
  
  3)X和Y采集器电源电压为7.5V±1.5V
  
  4)主机工作电流≤7mA
  
  5)X和Y采集器工作电流≤4mA
  
  6)主机和X、Y采集器的视距传输距离为≤70米
  
  7)本产品所测电压等级为0.22KV-500KV
  
  六、无线高压核相仪使用方法:
  
  1、备注
  
  1)核相时确定线路或电气设备同相或不同相,以主机显示屏的汉字显示为准。
  
  2)主机显示屏上显示的X或Y分别表示主机接收到X或Y采集器的信号。
  
  3)在主机显示屏上,在显示的X下方出现或在Y下方出现则说明X采集器或Y采集器的电池电压太低。
  
  4)在主机显示屏上显示的X和Y的上方出现说明主机电池电压太低。
  
  5)在X和Y采集器或主机电池电压低时,本系统还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(如显示的测试结果不稳定,必须立即更换电池。注:X和Y采集器应同时更换电池)
  
  6)可伸缩绝缘操作杆*拉伸后,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轻旋一下,拉伸固定更加牢靠。
拿起手机扫一扫
地址:闸北区江杨南路466弄14号
邮箱:2663596212@qq.com
联系人:童先生

Copyright © 2025上海胜绪电气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12032933号-2

技术支持:智慧城市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